這個部分,老師是使用整合法的概念來說明。我們先看題目:
員級運輸營業國文第4題:
( )4臺灣為海上荒島,其民皆閩粵之民也,其器皆閩粵之器也。工藝之微,尚無足睹。然而臺郡之箱,大甲之席,雲錦之綢緞,馳名京邑,採貢尚方,則亦有足志焉。夫大輅成於椎輪,岑樓起於尺礎。後之視今,能不愈於今之視昔乎?故紀其梗概,以資參考。若夫開物成務,則有俟於後之君子。(連橫《臺灣通史.工藝志序》)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連橫所見,臺灣之民皆為閩粵之民,其器皆為閩粵之器
(B)當時臺灣工藝雖微不足觀,然已有臺南郡的皮箱、大甲草席及雲錦之綢緞馳名於京
邑,成為各地方採購的物品
(C)「大輅成於椎輪,岑樓起於尺礎」意同於「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
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D)「後之視今,能不愈於今之視昔乎?」可見作者對於後人的殷殷期許。
考選部公佈正確答案為(B)。老師覺得正確。
同學提出討論認為(D)有疑問,不過這一句話,原本是出於王羲之先生的蘭亭集序。
我們看高中國文第5冊有關蘭亭集序的題目:
( D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意謂: (A)酣觴賦詩,自得其樂的閒情逸致古今相同 (B)放浪形骸,縱情聲色,都將被後世所譏 (C)汲汲名利,為塵務所勞役,為古今文人最大悲哀 (D)惜時傷逝,人生無常的感慨,從古至今,殊無二致。
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通常是表示後人看我們的心境,是不是也跟我們看前人一樣呢?因此隱含了傷逝與感慨之意。
不過,連雅堂先生將此句巧妙轉化,成為問句,而將原本悲夫之感嘆,透過不愈於之反問,轉為期待後人超越前人,一新氣象之意,因此(D)的選項是正確的。
至於選項(B),所謂的採貢尚方,乃當時光緒皇帝大婚時所上貢之臺南箱、雲錦等,均為重要臺灣工藝表現。因此,雖然未成為各地方採購之物品,但能上貢皇家,亦足為志。連雅堂先生為此為志,自有其考量。
基於這樣的分析,老師覺得選(B)應該是準確的。所以提出釋疑要通過,可能性很低。供各位考生卓參。
謝謝大家對部落格的關注與支持,真的謝謝你們。
- Jun 19 Wed 2013 10:46
員級運輸營業國文第4題,台灣通史的解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