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中的經濟學,常常以圖表的方式來出題。
我們都知道,市場經濟的價格機能會影響到供給與需求,通常會用供給線與需求線來表示。
這一類的題目,會以供給與需求線單一變動的方式來出題。我們以101年地特五等非一般行政公民與英文第33題為例:
( )◎農作物的收成受天氣的影響甚大,下圖是甲地哈密瓜數量的供給線S和需求線D,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哈密瓜的價格越高,風險越大,因此農民種植的數量相對會減少
(B)今年因颱風侵襲,該地之哈密瓜欠收,所以供給線S會往S2方向移動
(C)今年因風調雨順,該地之哈密瓜豐收,所以供給線S會往S2方向移動
(D)風調雨順時,因哈密瓜豐收,故其總收益會高於颱風侵襲時的總收益。
當然,我們要能夠先能夠看得懂圖。P為價格,Q為數量,而S表示供給,D表示需求。在圖中,需求線與供給線之交錯現象,就表示要求考生依據供給與需求之變化,去衡量市場之狀態,選出正確答案。亦即,正確解讀供給線從S到S1的變化與從S到S2的變化,就是這一題的考點。因此:
1.S→S2的變化,是價格降低,數量升高;
2.S→S1的變化,是價格升高,數量降低。
然後,搭配供給法則:「價格越高,生產者願意供給之數量越高。」因此供給線均為正斜率之線。透過這些資訊,我們可以解讀選項內容如下:
(A)哈密瓜的價格越高,風險越大,因此農民種植的數量相對會減少→依據S線,如果哈密瓜的價格越高,則農民種植的數量相對會增加。
(B)今年因颱風侵襲,該地之哈密瓜欠收,所以供給線S會往S2方向移動→S2線的數量增加,價格降低,因此不是欠收所會發生的情形,而是S1所表示的情形。
(C)今年因風調雨順,該地之哈密瓜豐收,所以供給線S會往S2方向移動→正確,哈密產地豐收時,因為產量增加,價格自然會降低。
(D)風調雨順時,因哈密瓜豐收,故其總收益會高於颱風侵襲時的總收益→不見得,要看價格變化之情形決定,無法一概而論;豐收之時產量大,可能會面臨市場低價之情形。此外,從題目形式上來觀察,沒有數據可供試算,因此不是最妥當的解答。
因此,本題我們會選(C)。這一類題型需要的是對於圖形變化的正確理解力,而其基礎就是對於概念明確掌握,並且熟悉基本變化,即能順利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