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境管理是國土安全的重要一環,在此脈絡下,請詳述「資訊分享環境-可疑行動報告」(ISE-SAR)之循環流程?(25分,103年警大碩班國境安全與管理第2題)

感覺是汪師或陳師的手筆,但不能具體確認。這一題應該是希望充足之後國土安全與國境管理相關教材或專文之部分而出的,應該不久就會看到報告了;

希望不要出現在國家考試中,情報由下而上之融合(或整合)概念應該是汪師最拿手的領域之一,請考生注意。
【重點研析】
(一)基礎意義與目標
在理解ISE-SAR之前,其實最主要之部分在於掌握SAR之概念。而要掌握SAR之概念,則必須先掌握SA(Suspicious activity)之概念。依據ISE-SAR行動準則之定義,可疑行動係指該受到觀察之行為,可以合理地定性為屬於恐怖攻擊活動或犯罪行為之前階計畫表現者,即屬可疑行動。透過訓練有素之分析人員所使用之明確準則加以判斷時,該行為如符合構成ISE-SAR的雙階程序者,則可界定為可疑行動。
該準則於審視可疑行動報告時,就部分案例而言,亦可界定出部分表面上為犯罪行為但隱然與恐怖主義有關者,如:

1.明示或暗示為威脅者;

2.竊盜、耗損與移轉注意力;(可能於輕微案件之後隱藏其他攻擊行動者)

3.網站之破壞或侵擾行為;

4.數位攻擊行為;

5.試探保安系統之回應。

「ISE-SAR準則指南」提供了對準則本身更為完善而全面之解釋,而可顯明出詮釋此類行為在其脈絡上之重點。

(二)ISE-SAR之循環流程

如下圖,以美國國家層級為例,在循環流程中雖有12個不連續之部分,但透過五大標準作業程序而加以串連,即:

1.計畫(我國將其稱為情報指導,乃反映情報需求之重要導向);

2.蒐集與處理(即情報蒐集與初階之情報整理);

3.分析並產出情報產品;

4.透過途徑傳送、發佈該情報;

5.運用後進行情報反餽,藉以完善情報循環。

以下即說明ISE-SAR情報循環之過程:

ISE-SAR  

(圖片來源:http://www.dhs.gov/xlibrary/assets/privacy/privacy-pia-dhswide-sar-ise-appendix.pdf)

1.由執法者透過日常勤務之觀察與行為、事件之報告,蒐集基礎資訊與情報;

2.→3.:
(1)該部門之監督主管對於該報告加以政策性之審核;
(2)在主要城市中,可疑行動報告由訓練有素之反恐專家加以省視;

‧將可疑行動報告提供給情報融合中心(屬DHS)或聯合反恐特勤部隊(屬FBI);

‧於情報融合中心或聯合反恐特勤部隊中,專業分析師或執法官員透過其可獲得之資訊、知識、經驗以及個人判斷,決定該可疑行動報告之情報透過ISE-SAR之準則是否可確立其與恐怖主義之關連;

4.將ISE-SAR之情報完成界定並文件化;

5.將ISE-SAR報告發佈於資訊分享環境中;

6.經過授權之資訊分享環境之參與者取得並檢索該ISE-SAR報告;

7.以年度或特定情狀為基礎,檢討國家層級之協調情報資訊需求;

8.→9.聯邦機構將該情報轉換為情報產品,以協助各州或主要地區之情報融合中心發展國土風險評價機制;

‧各州或主要地區之情報融合中心與當地之聯邦機關相互協調合作,發展風險評價機制;

‧各州或主要地區之情報融合中心與當地之聯邦機關相互協調合作,確立以風險評估為導向之情報需求體系;

‧訓練第一線之執法人員能確認並指明可能涉及恐怖主義之犯罪行為;並建構、落實社區延伸防護計畫。

◎故依據上開圖例,總計12個步驟。

-------------------

到這裡,在考前老師能做的,已經盡了。

剩下來的就靠各位自己的努力。

保持專注,維持複習進度,並祝福各位考試順利。

 

arrow
arrow

    tingwenta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