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續上一篇。


三、何謂非傳統安全?試舉例說明我國現在或曾經面臨何種非傳統安全威脅,又該如何防制?(25分)

【擬答提示】

(一)非傳統安全與國土安全之關連

一般而言,吾人所稱之非傳統安全,乃指除對應傳統安全之國防、軍事、外交(含兩岸關係)之威脅因素之外,面對威脅國土安全之其他各項足以形成災害之因素,加以預防、應變者,即屬非傳統安全之概念。因此。所謂之非傳統安全,即指對應國土安全防護全災害之範圍,而建構為整體安全體系之基礎,與國家安全間,產生具體與緊密之關連。

依我國相關法制而言,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第2條之規定,可提供國家安全與國土安全於法理上之基礎。依據本條二項之規定:「前項所稱國家安全,係指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學說上將其闡釋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之基礎區別。條文本身雖泛指國家安全,但自其內容上而言,乃包含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之類型。自此觀點言之,非傳統安全乃指國防、外交與兩岸關係之外,其他足致國家重大變故之安全與威脅,以下即分類說明之。

(二)非傳統安全威脅之類型與現況

非傳統安全乃對應非傳統威脅,而依據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所闡明之非傳統安全威脅之類型,乃指對應全災害之安全威脅,故可大別為人為災害與天然災害,其類型可闡述為:

1.國際或國內金融秩序之擾亂,如現今歐盟所發生之歐債問題;

2.核能災變:如日本311震災導致福島核能發電廠損壞發生核污染,對環境造成高度威脅;

3.境內天然災害:如1999年我國發生之921地震,2009年發生之莫拉克風災與高屏水患,均為前車之鑑。

4.資通安全威脅:20133月間行政院召集資安會議時,即曾發現部分內部單位與駐外單位之資訊受駭客攻擊而外洩,而資安專家亦曾表示台灣為世界上受駭客攻擊程度最高之國家。

5.原料與資源之威脅:如毒奶粉與塑化劑事件,均曾衝擊我國社會民生。

6.基礎能源或公共事業供應短缺或失常:如前述921地震時電塔斷裂,造成全台大停電;氣候異常早成缺水旱象等均屬此類威脅。

7.人口結構老化與少子化:可能造成世代失衡,長期而言對於基礎生產能力造成嚴重傷害;

8.恐怖攻擊之威脅:我國雖非恐怖組織直接攻擊之對象,但亦有可能因認同美、歐各國之民主價值與加入全球反恐戰略而成為間接攻擊之對象。依行政院國土安全辦公室之情資顯示,2009年高雄世運期間,國際恐怖份子即曾試圖入境。

9.疾病蔓延之威脅:如SARS襲台,流感病毒之變種與蔓延,均屬此類。

10.跨國犯罪之威脅:槍枝、毒品走私,偷渡與人口販運等跨國組織犯罪,不僅衝擊國際社會之治安,亦對於我國國境安全與社會安定造成治理上之威脅。

(三)促進國土安全之具體思維與作法

為對應非傳統安全威脅,自整體國土安全政策與方向而言,除架構完善國土安全體系,儘速開展立法與執法之工作外,可分為對內與對外之部分加以說明:

1.對內應建立完善應變體系,並加以協調整合,以確保國土安全,其應包括:

1)對威脅之預防整備。

2)整合中央與地方應變能量與機制,並確立處理提升處理層級之標準。

3)進行危機管理與損害管控。

2.對外則以跨國(境)合作治理為主要重點,以下述二者為主要方向:

1)促進國際安全合作,配合國際反恐與其他跨境治理議題之發展。

2)配合執行聯合國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之相關安全政策。

 

四、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後,世人普遍關注恐怖主義的威脅。試問何謂恐怖主義?有那些主要的類型?(25分)

【擬答提示】

(一)恐怖主義之描述

以聯合國所認同之定義而言,所謂恐怖主義,通常乃指:

1.個人、團體和國家之秘密行動者,為了特殊、犯罪或政治目的,而反覆進行足以震撼人心的暴力行動。

2.恐怖攻擊行動與暗殺不同,行使的對象亦非恐怖組織或個人主要之標的;直接受到暴力傷害的人是從目標人口中隨機挑選(機會目標)或選擇性目標(具有代表性或象徵意義),以作為訊息發動之方式。

3.在恐怖份子對受害者、主要目標進行威脅和暴力溝通過程,取決於是否使用恐嚇、脅迫或宣傳的方式,主要目標(民眾)通常是被用來操作的對象,將轉變成為恐怖份子攻擊、要求或注意的目標。

(二)恐怖主義之分類

由於區分主體不同、時代背景不同、原因與動機不同,因此產生了不同類型之恐怖主義分類。若以恐怖主義之行為者來加以區分,可以分為國家恐怖主義與非國家行為者恐怖主義;若依據實施之目的來加以區分,可以分為政治性恐怖主義、社會性恐怖主義、生態性恐怖主義;若依據思想淵源來加以區分,可以分為民族主義型恐怖主義、宗教型恐怖主義、極左型恐怖主義、極右型恐怖主義、與目前正演化中的意識型態型恐怖主義等。

除了前述傳統上區分恐怖主義不同類型之方法外,若以目前各國所最關切可能發生、殺傷力更大,並依據恐怖份子所採用之攻擊手段或是藉以活動之平台等來作為分類標準,且為了便於執法、掌握預警等作為之實踐,又可以恐怖主義分類為生物恐怖主義、核武恐怖主義、毒品恐怖主義、航空恐怖主義、網路恐怖主義、海上恐怖主義等與以往不同類型之恐怖主義。

1.生物恐怖主義:以往恐怖份子就曾使用肉毒桿菌與炭疽病毒等生物藥劑來發動恐怖主義襲擊,例如日本的奧姆真理教之地鐵攻擊與伊拉克前海珊政權對伊國南部之庫德族屠殺等,而隨著生物科技之發達與病媒之容易攜帶與傳播,此種威脅已是各國政府之主要防範目標。

2.核武恐怖主義:隨著蘇聯跨台,以致於核子材料之走私與核子技術之流通已較以往更為容易,例如巴基斯坦就曾發現核武之「黑市」,加諸北韓、伊朗等所謂「邪惡軸心」國家之故意輸出,導致此等武器被恐怖份子取得之機率已大為上升,其威脅性也益發增強。

3.毒品恐怖主義:毒品是傳統打擊組織性犯罪所關注之領域,然而其風險低、高利潤、易執行等之操作性質,加諸國際強化反洗錢以打擊恐怖主義融資等作為下,恐怖份子為了取得活動所需之經費已涉入毒品之非法交易,並可藉此腐蝕西方之戰力而有更大之長期運作空間。

4.航空恐怖主義:恐怖份子使用各種手段劫持、攻擊商業航線之民航班機早已有之,且藉各種技術提升致迄今仍不放棄對客機之攻擊。其原因在於目標明顯、有更大之宣傳效果,更重要的是藉此展現之政治企圖,而可合理化其犯罪行為,增強剝削與不公平以爭取更多之同情與支持。

5.網路恐怖主義:科技進步導致電力、能源、水力、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結構,概均是藉由網路來運作而擴大了生活上之便利,但同時也提升了攻擊殺傷力。不但可藉此平台結合傳統之襲擊行動,亦可藉由病毒散播等手段進行資訊戰,導致國家資產與軍事力量之瓦解。

6.海上恐怖主義:恐怖組織迄未放棄任何可能利用之攻擊途徑,而不僅限於前述型態之陸地與空中,且欲籌謀來自於海上之攻擊。近幾年來海上恐怖主義漸有增加之原因,除了基於海運之全球貿易蓬勃發展所導致之海事關卡增加互賴外,主要是海事安全措施之不足。另由於海上恐怖主義與海盜常會混淆,因此執法運作上必須加以區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gwenta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